成體特徵
體長:小型,♂2-3cm,♀4-5cm
頭部:頭長略等於頭寬,吻端尖。鼓膜及顳褶不明顯
背部:體色會隨環境變成淡褐色或深褐色。兩眼間有深色橫帶,背部有一個X或H型的深色斑。
皮膚:粗糙,有許多顆粒性小突起。
腹部:白色,散佈一些灰黑色斑點。
前肢:上臂及手部外側散佈一些白色顆粒性突出,有黑色橫帶。指間有微蹼,趾端有吸盤,內掌突不特別明顯。
後肢:細長,有黑色橫帶。小腿及足部外側散佈一排白色鋸齒般的顆粒性突起,以小腿和足部相接的關節處的白點特別大。趾間蹼及趾端吸盤發達,無外蹠突。
第二性徵:雄蛙有單一咽下外鳴囊,體型較雌蛙小很多。
相近種類比較:艾氏樹蛙的內掌突發達,體色可以變綠。
分布:廣泛分布於 台灣西部中低海拔山區,幾乎只要有艾氏樹蛙地方,都能發現面天樹蛙。
繁殖期:2-9月,以6、7月最常見。
行為:面天樹蛙的叫聲和艾氏樹蛙很像,都是「ㄅ一」聲,但比較響亮,而且常連續發出好幾個急促的「ㄅ一、ㄅ一」。雄蛙常爬在小草上面或者躲在樹林底層或土堆中鳴叫,也會積極四處遊走主動尋找雌蛙交配,因此經常會錯抱到其他種類青蛙。交配之後,雌蛙會帶著雄蛙到落葉堆底下或泥縫中產卵。白天雄蛙很喜歡靜靜的平貼在芒草葉上作日光浴,此時身體顏色會變得很淡,很容易被觀察到。
卵:一粒粒分散在土末臟漶C每次產卵100-300顆,一次產完,但常常有好幾對配對在同一個地方產卵,所以形成一大片,乍看之下,好像不小心翻倒、散落一地的青蛙下蛋粉圓冰。
蝌蚪:小型,褐色,口位於腹面。
快速鑑定清單
1.小型
2.背部有一個X或H型的深色斑
3.四肢外側有白色顆粒突出
5.體色以褐色為主,不會變綠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